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盛京棋牌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张立群:人工智能时代,深度阅读的独特价值

发布日期:2025-04-18

浏览量:

校长荐书:《西迁大先生》

交通大学西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是广大知识分子投身西部建设的生动践行,铸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在交大西迁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为广大青年朋友们树立了榜样。《西迁大先生》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一群具有深厚学问和崇高人格的大先生形象,读来令人肃然起敬,感动、感佩。翻开这本书,青年朋友可以真切了解那段激情燃烧又波澜壮阔的岁月,走进那些大先生们的精神世界,感受民族科技自强不息的脉动,从中汲取到那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这本书入选了中宣部和教育部主题出版重点项目,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张立群

每天早晨,地铁车厢里闪烁的电子屏幕像一片流动的星河。人们的手指在手机玻璃上起舞,3分钟刷完新闻头条,5分钟听完书摘,AI助手随时待命解答疑问。当人工智能逐步接管知识存储与信息处理功能,传统深度阅读这个延续上千年的文明仪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价值重估,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深度阅读究竟还有价值和意义吗?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裂变”速度一日千里,“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高,使得“本领恐慌”更加普遍,其所带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愈发强烈。特别是,在科技革命重塑国际竞争规则的当下,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个人和组织的适应性和生存性。而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其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实验研究结果,当人们进行传统深度阅读时,他们的大脑会激活一系列独特的认知神经网络,阅读过程中大脑前额叶皮层与海马体之间协同激活的强度,相较于接收碎片化信息时,其强度竟然高达3.2倍。这种神经活动的显著差异,实际上为深度阅读赋予了一种特有的思维纵深。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在字里行间构建的思维导图,实质上是大脑中神经元突触进行物理重构的过程。这种重构过程促进了知识模块的系统性建构,为创新思维所需的跨领域联结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框架。

人类深度阅读本质上是一场多维度的思维交响,逻辑推理与直觉感悟彼此激荡,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同步生长,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化学反应。如果我们把深度阅读与享受美食相类比的话,人工智能的“替代”阅读最多只能达到汲取营养的目的,而缺少美食体验的过程。当人工智能试图代劳文本解析,看似缩短了认知路径,实则抽离了创新思维发展的沃土,更消解了文字韵律中潜藏的美学震颤。那些被算法提炼的“知识晶体”固然剔透,却无法完美体现通篇原著的系统思维和精神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阅读要和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守住我们的内核和素养”。纵观人类阅读行为的进步和发展,技术辅助带来的阅读方式的革新从来都不是取代式,而是叠加态。技术进步带来的任何一种阅读新形态,都与以往的形态构成了叠加融合共存创新的关系。换句话说,无论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现代的数字阅读,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更加先进的阅读方式,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广泛阅读、精选好书,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善于在阅读中保持思维的活力,在创新实践中突破认知的界限,真正实现从追随者到创新者再到引领者的破茧成蝶式转变。

交通大学的老学长钱学森就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98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停地阅读。据他自己回忆说,在交大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里,“对图书,特别是科技书,真是如饥似渴,什么科目的书都看”。数十年如一日,钱学森不断地读书、学习、思考,他一生博览群书,参阅过书籍3.5万多册,期刊400多种,藏书4万多册,让人叹为观止。书籍,成为钱学森一生的挚友,也是他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石。实际上,不仅钱老如此,那些享有盛誉的大师和名家,无一不是深植于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厚土壤之中。大师们的智慧人生,都得益于书籍的滋养。他们与书为伴、以书为友,铸就了他们非凡的一生。

构建正确的三观对任何人都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深度阅读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往往是现代摘要式的快速阅读所不具备的。很多高质量的书籍都围绕着人生的目标、意义和价值展开深入探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有意义的方向,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书籍有很多,综合起来深度阅读,一定会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让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你明晰社会发展规律,让你辨识人间大道。

首先,精神品格的塑造绝非空中楼阁,而要在实践中淬火成钢。当下信息爆炸时代,需警惕“收藏即学习”的认知陷阱。我们不仅要不断地学习和吸纳知识,而且要心怀“国之大者”,超越书本,深入实践,主动地去研究和解决那些关乎社会发展、中国发展,乃至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次,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更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激发创新思维。我们应该在阅读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把读书看作是一种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当技术洪流席卷全球,深度阅读恰似压舱石,让我们在知识巨轮上稳健远航。尽管我们已经迈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和便捷的学习途径,但深度阅读这一传统学习方式依然保持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我们更应该深入地阅读书籍,挖掘知识的深度,同时发挥我们人类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准备自己,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原文刊登于2025年4月18日《中国青年报》7版

报道链接:

https://zqb.cyol.com/pad/content/202504/18/content_409966.html?isshow=1

https://zqb.cyol.com/pad/content/202504/18/content_409965.html?isshow=1

文字:张立群
编辑:王恺悦

上一条: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

下一条:张立群带队赴郑州市推进校地合作交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盛京棋牌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书法设计: 人文学院 杨晓萍  陕ICP备06008037号-5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