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育教学 >> 正文

【审核评估促发展】强基固本 育英铸魂——护理学系本科教育教学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量:

作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专业自1987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持"尚德尚医、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37年的建设发展,该专业已成为国内护理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护理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专业是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会护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卫健委护士注册考试命题基地以及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骨干教师示范培训基地。护理学专业于198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护理教育本科生,是国内最早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院系之一。

1994年承办“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项目(POHNED)”,开拓了中外联合培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实践先例,项目所培养的7期毕业生正活跃在我国护理专业引领岗位,填补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高级专科护理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空白。1998年和2011年分别被授予护理学硕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2014年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2015年获批临床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目前护理学专业已具备完善的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留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2022年,护理学系护理科技量值在全国排名第7。

护理学专业建立“学部-学系-教研室”教学管理模式,其中,医学部负责教学管理和质控;学系负责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内涵建设;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已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建立了完备的教学组织体系(图1)。

 护理学系教学组织构架

护理学系注重卓越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系现有教师共59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7人,讲师4人,获得盛京棋牌优秀教学团队及省级护理学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护理学系教师团队包括美国护理科学院外籍院士5位、国家级后备教学名师2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2人,医学名师2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80余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专著30部。多名教师在护理学术团体中任职,同时兼任国内外多种护理学杂志的编委工作,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Nursing Education in Practice Nursing等。

在课程建设方面,护理学专业始终严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确保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学系共开设了22门护理本科专业课程,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护理、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护理学专业将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继续加大一流课程建设的力度,并成功申报了多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优质课程,其中包括2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和4门校级慕课。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学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

护理学专业始终将教学质量的提升视为一项长期而持续的战略任务,致力于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材内容,开展数智化转型。在积极响应全校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下,护理学专业主动作为,根据国家与学校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及文件,完成护理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增加集中实践学分,并且主动布局并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如“人工智能与护理”、“护理信息学”、“公共卫生护理”等课程作为学生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护理学专业始终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视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学系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例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使教师们深入理解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近年来“寒假教师网络研修”及“暑假教师网络研修”则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拓宽了教师的思政视野,增强了他们运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2023-2024学年,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于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的思政案例库建设工作,推动了思政理论向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在思政教育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教师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深刻的思政教育。

在教学设施方面,购置实验设备、更新教学设备等,显著优化了教学条件。护理学专业实训基地总面积达700平方米,设有多个专科护理学实验室和前沿虚拟仿真实验室,设备模型先进,如护理无线综合智能模拟人、助产3D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两个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和两个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与社区护理实践基地。

 虚拟仿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

在学生管理方面,护理学系与宗濂书院对本科生实行“双院”制管理,学系为每一个护理行政班级选拔1名班主任,负责学生日常学业管理。此外,护理学专业还实行了“全程导师制”,每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固定的学业导师“一对一”进行全程指导。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不仅稳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也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护理系学子不仅在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领域表现优异,更在实践创新与社会服务层面彰显出新时代护理学生的责任担当。在专业素养培养方面,护理学子于2021年斩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西南西北分区赛团体一等奖,充分展现扎实的临床技能与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印证了护理学系"德能并重"的教学成效。除专业技术外,护理学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社区健康服务,通过组织健康讲座、义诊咨询、慢病管理等多样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获奖

社会服务活动

近5年来,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60%的毕业生被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其他学生多在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各附属医院等从事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优秀毕业生采访感言

护理事业的追梦人王群副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护理学院党支部书记,于2009年毕业于护理系。她最喜欢的是“护理学导论”这门课:“它为我打开了护理学的大门,激发了我对这个专业的热爱。”谈及最有用的课程,她认为是一系列专业课程:“它们让我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培养了护理思维,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王群副教授对李小妹老师赞誉有加:“李老师思路清晰、富有热情,她的课堂感染力极强。她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和技能,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热爱生活。”她认为,大学时代最重要的是像海绵吸水一样的学习和成长,“护理系的学习氛围特别好,老师悉心教导,同学们互帮互助,一起成长得很快。”王群副教授寄语本科学生:“珍惜校园时光,努力探索自己的兴趣,大胆尝试。保持谦虚、责任心和自信,你们有无限可能。”

护理教育的守望者:尹娟副教授,现任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是2009届的优秀毕业生。提及本科期间的护理学课程,她记忆犹新的是“精神科护理学”这门课。“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精神疾病,如同一个神秘的未知领域,既令人困惑又引人入胜。”尹娟副教授说。而谈及最有用的课程,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护理心理学”。“这门课程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不仅在生活中帮助我促进人际关系,还对我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回忆起护理学系的教师,尹娟副教授对李小妹老师印象深刻。“李老师风趣幽默,教学方法多样,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至今仍记得李老师带领我们分析面对压力源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那一课让我终身难忘。”尹娟副教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寄予厚望:“珍惜当下,追求卓越,成功就在不远处等你。同时,要学会感恩,感谢每一个给予你帮助的人。”

护理科研的探索者:朱冰倩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于2011年毕业于护理系。她最喜爱的课程是“护理学导论”,“李小妹老师的个人魅力和授课内容让我对护理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热爱。”而最有用的课程则是“护理研究”,“它为我开展毕业设计、继续攻读研究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也让我感受到了做科研应该具有的态度、素养和精神。”朱冰倩副教授对顾炜老师和李津老师印象深刻:“顾老师授课严谨、条理清晰;李老师则很有亲和力,不仅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益友。”她本科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是去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学习:“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也影响了我出国留学的决定。”朱冰倩副教授寄语本科在读同学:“珍惜现在的平台、用好周围的资源,不仅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护理的未来有无限可能,相信你们也一样。走出校园,你们代表的就是西交;走出国门,你们代表的是中国。”

护理实践的深耕者:李晨陆副主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2014年毕业于护理系。他最喜欢的一门本科课程是“外科护理学”,“它充满挑战,能直观体现护理的重要性。护理操作也很有意思,让人感受到护理专业的魅力。”而最有用的课程则是“护理学导论”,“虽然当时觉得都是抽象的概念,但工作后才发现,所有的实践都是从基础的理论出发。”李晨陆副主任对李小妹老师印象深刻:“李老师专业素养高,知识渊博,能将复杂的护理学知识讲解得清晰透彻。她理念先进,将学生引入国际前沿的护理学思想,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李晨陆副主任寄语本科学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努力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做好眼下的事,多读的每一页书、多做的每一次操作都不会辜负你。”

杰出校友的感言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学院教育成果的最好诠释和传承。他们的事迹和寄语将激励更多学子在护理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文字:教务处、护理学系
图片:护理学系
编辑:星火

上一条: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来校交流 张立群会见

下一条:【审核评估促发展】盛京棋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盛京棋牌 网站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书法设计: 人文学院 杨晓萍  陕ICP备06008037号-5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