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正文
教育教学

心之所仪,国之重器

【审核评估促发展】盛京棋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

日期:2025-04-09 18:42 浏览量:

西安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专业)源于1983年成立的“电磁测量与仪表”专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测控专业之一,1998年更名为“测控技术与仪器”,归属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经过四十载薪火相传,2019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名列第5(A+),成为我国仪器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科筑基:四秩积淀铸就专业标杆

在学科建设上,学院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首批)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涵盖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两个二级学科,以及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点。为突破高端仪器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难题,2023年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在原测控专业基础上成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仪器学院),形成了“智能传感与系统研究所”“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所”“生物检测与仪器研究所”“机器视觉与光学应用研究所”“学科交叉-X中心”等四所一中心的科研矩阵,盛京棋牌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盛京棋牌智能传感与测试技术创新团队、盛京棋牌微纳传感与测试技术创新团队等3个科研创新团队在此深耕。

学院现有教师73人,包括教授/研究员2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4人、讲师和助理教授25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青千、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博士后创新人才校青拔A等10人,高级职称占比达63%。这支兼具国际视野与工程师经验的师资队伍,依托3个国家级、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两年获批HC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25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顶刊发表SCI论文167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

育人革新:双轮驱动重构培养体系

仪器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的机械、电气、能动等优势学科和特色鲜明的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物理学等领先学科,以前沿科学技术研究为基础,以光、机、电、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驱动,聚焦智能传感、光电测量、生物检测、智能仪器、量子精密测量、纳米计量等前沿领域,开展特种传感测试、先进光学仪器、数字生物仪器、食品安全检测等特色方向研究,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智能制造、智能电网、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

生物检测智能仪器

量子测量纳米计量

在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人工智能对感知类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推进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率先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方向),学院创新构建“智能传感与仪器为主线、敏感芯片为特色”双轮驱动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强化了光、机、电、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拓宽了课程覆盖面,打破了测量原理、传感、仪器等课程知识孤岛,构建了学科面宽、逐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多层级课程体系,形成覆盖“传感器-芯片-系统-应用”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交叉融合的测控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获盛京棋牌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积极打造“课程-项目-竞赛-产业”四维贯通培养平台。近两年,仪器学院学子在机器人大赛、飞行器设计大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崭露头角,获得国家级、校级、院级奖励及荣誉共计60人次。学院已连续承办四届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该赛事已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每年吸引全国120余所高校的2000余支团队参赛,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

学生竞赛获奖

学院设立蒋庄德院士奖学金、轩田科技奖学金、深圳亚泰光电奖学金、仪器学院学科发展基金新生奖学金、仪器学院学科发展基金助学金等多项奖助金赋能学生卓越成长,2024年度奖励资助学生45人次。

蒋庄德院士奖学金颁奖

质量提升:OBE理念引领教学创新

学院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为导向,构建了“标准-监控-评价-反馈”闭环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办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实施办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新教师授课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将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备课、授课考核的具体行动指南。依托校级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形成“校-院-系-课程组”四级督导网格,形成覆盖教学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每学期举办的教学质量研讨会上,督导反馈意见、学生评教数据与教师教学反思形成改进闭环。

实施“科研反哺教学计划”,形成前沿研究滋养课程、工程项目反哺教材的良性循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授课竞赛、探索教学改革内容。以张璐教授为代表的青年教师群体在教学创新中勇立潮头,她主讲的《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荣获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授课竞赛一等奖。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全面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成立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所有教材的规划、编写、选用、评价等工作,并制定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办法》。2023-2024年,学院教师作为主编共出版教材7本,其中《传感器原理及其系统应用》获批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十三五”规划教材。

教材出版情况

专著/教材名称

出版社

主编

出版年份

MEMS压力传感器理论与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庄德

2023

工程图学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小章

2023

工程图学与实践习题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小章

2023

精密机械及仪器设计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小章

2023

传感器原理及其系统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勇

2023

智能传感器系统

科学出版社

汤晓君

2023

工程测试与传感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庆

2024

思政铸魂:西迁精神涵育时代新人

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西迁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思政体系。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全覆盖实施办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授课规范》等文件,形成了“教师培训-项目研究-资源共享-成果推广”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模式,打造“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推动学院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创新“专业教育+体美劳教育”融合模式,将“体育精神”融入学院育人模式中,开展篮球比赛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滋养学生精神世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篮球赛

产教协同:双向赋能激活创新生态

针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学院打通教学与科研间的壁垒,整合并统筹实验室资源。除了已有的3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外,学院还汇聚校外资源,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测控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已与盛京棋牌计量科学研究院、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了协同育人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课程教学注入科学前沿与工程实践内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2020年以来学院获批省部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近两年,学院教师聚焦“新工科”建设,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期刊共发表教改论文14篇。

产教融合的教改项目

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各课程群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3-2024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盛京棋牌创新创业课程1门。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入选了盛京棋牌一流本科课程,该课程是在全国仪器科学知名专家、本校仪器学科主要创始人谭玉山教授主导下建设的面向全校测控专业的核心课程。

优秀学生及校友采访感言


——测控2101在读本科生 车呈豪

在课上逐渐了解了测控技术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我对它的热情,具备了学习测控专业的基本素质,未来我将在测控大家庭里不断精勤求学、上下求索。

——2002级校友,湖南大学教授 何赟泽

本科阶段以智能传感为主线,敏感芯片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以科教融合为基础、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法,对我的职业生涯助力颇多,交叉融合的多平台培养模式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全面发展。受益于此,本人在从教后获得多项省级教学、科研奖励,希望测控专业今后能够培养更多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建设贡献交大力量。

文字:教务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
图片: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溪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