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科学研究

第二届中德先进铁电材料研讨会在德国波茨坦大学举行

日期:2016-09-18 18:04 浏览量:

继2015年9月第一届中德铁电研讨会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召开后,2016年8月29日至9月3日第二届中德 “有机和无机铁电体中电-热-机耦合与电荷-偶极子相互作用” 研讨会在德国波茨坦大学Glom新科学校区举行。此次研讨会受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全额资助,会议主题为电极性材料和系统中铁电性与驻极体现象,德国波茨坦大学天文与物理学院Reimund Gerhard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巍教授分别担任德方和中方主席,近40位来自中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Reimund Gerhard教授和任巍教授共同主持。波茨坦大学副校长Robert Seckler教授,IEEE Fellow、美国声学学会Fellow、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Gerhard Sessler教授等中德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波茨坦大学副校长Robert Seckler教授代表波茨坦大学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波茨坦大学的科研情况。任巍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申请、筹备情况和报告安排情况,Reimund Gerhard教授介绍了中德两国合作交流的历史和有机无机材料中的电-力-热等耦合效应及其应用。

研讨会共安排32个邀请报告,每个报告时间为30分钟,每个单元结束前还安排了Panel Discussion,以便与会代表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本次会议集中交流了近年来电极性材料领域中有关新材料、新实验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和新概念的发展,内容涉及从飞秒、皮秒尺度的超快弛豫到数年、数十年尺度的超慢弛豫和老化现象,从纳米尺度的表面和界面效应到毫米尺度孔洞聚合物中的人工偶极子响应,从慢热震荡到高频声学和光学声子等诸多方面。来自中德双方的知名学者和年轻科学家通过本次会议对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工作进展进行了报告和交流,特别是对有机和无机铁电材料在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之间的耦合效应以及电荷和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还交流了有关有机和无机铁电材料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双方合作研究的相关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德国马普所胶体与界面研究中心、波茨坦大学的聚合物研究中心、生物材料中心和凝聚态超快研究中心。会议确定下一届中德双边研讨会将于2018年在中国举办。

中德先进铁电材料系列研讨会是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德国波茨坦大学应用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创办的中德双边系列研讨会,旨在吸引和团结中德双方从事先进铁电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铁电和驻极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推动两国科学家在这一个飞速发展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

文字:电信学院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