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院神首次通过介入杂交手术成功切除颅内巨大动脉瘤
近日,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地将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经股动脉插管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封堵术与经典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巧妙结合,为一名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巨大动脉瘤女性患者实施了开颅夹闭手术,并成功切除了患者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手术进行中
术前动脉瘤影像 术后动脉瘤影像
该患者系女性,63岁,在甘肃省诊断为颅内巨大动脉瘤。由于当地医院技术水平有限无法治疗而来一附院院就诊。入院后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该动脉瘤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大小约3.3cm×2.7cm×2.4cm,如鸽子蛋大小,形态为不规则囊状,血管代偿能力差,且已压迫视神经导致患者失明。
诊断明确后,治疗却面临巨大困难。直径达到3厘米的巨大颅内动脉瘤在国内罕见,该院尚属首例,治疗具有巨大的风险而且花费较高,如不治疗,视力无法恢复,而且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介入治疗,但对巨大动脉瘤来讲,介入治疗需多支架辅助及多弹簧圈填塞,费用高达近四十万,而且占位效应难以解除,患者视力难以恢复。另一种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但由于该动脉瘤位置较深、体积巨大,术中瘤颈显露困难,并易出现瘤体破裂大出血或夹闭不完全,导致夹闭失败,甚至死亡。
患者家庭并不宽裕,但求治心切。神经外科副主任谢万福副教授带领治疗团队经慎重考虑后,决定发挥一附院成熟的介入手术优势,充分利用医院的杂交手术室,采取开颅手术与介入手术相结合的杂交手术式,挽救患者生命。
杂交手术需要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介入手术室的通力配合。术前一天,手术室张林娟护长就安排好了所需器械和人员,介入手术室肖娟护长也做好了充分准备,麻醉科申新副主任提前2天就备好了自体血回输。在杂交手术台上,谢万福副教授带领血管组团队成员徐高峰、李瑞春主治医师先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充分显露颅底,逐渐显露动脉瘤;紧接着在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和导引导管,术中实时造影显示病变形态,评价侧枝循环。当开始分离显露瘤颈时,颈内动脉内的球囊就已到位、充盈,临时阻断了颈内动脉的血流。这时,巨大的动脉瘤张力明显下降,切开瘤壁后,瘤壁和瘤颈较易分离,风险大大下降。很快瘤壁就切除完毕,接着通过数字减影影像重新给动脉瘤瘤颈塑形,并反复调整动脉瘤夹以夹闭瘤颈。成功切除了巨大动脉瘤。释放球囊后,术后即刻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脉瘤夹闭良好,没有残留,脑血管循环正常。整台手术历时5个小时,自体血液回输250毫升。经过多科室联合紧密配合,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介入杂交手术室是一附院在盛京棋牌内率先建立的为多学科联合治疗复杂疾病的治疗单元,在治疗复杂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使用能大大降低手术风险,降低病人围手术期死亡率。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神经外科成功开辟了新的动脉瘤杂交手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