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花季少女患脑干肿瘤 一附院医生巧施妙手得新生
青海西宁的17岁姑娘小希(化名)是一名成绩优异的高二学生,1个月以来,总是感觉头部不适,头痛、恶心,对症处理后效果不好,头痛越来越严重,近2个星期还出现了视物重影的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行头颅CT检查显示脑积水、脑干可疑占位。进一步行头颅磁共振检查,考虑为脑干肿瘤。心情急切的小希家人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多地、多家综合三甲医院均给出了近似相同的结论:脑干恶性肿瘤,无法手术!这也就意味着,随着肿瘤的迅速生长,小希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对于一个一直以小希引以为傲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几经辗转,经人介绍,小希一家找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张仲林教授。
张仲林教授、王拓副主任医师、李扩主治医师、刘海涛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反复研究论证了小希的病情,联合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并提请科室讨论后认为:这是一例复杂的脑干肿瘤,病变呈浸润性生长,与重要的神经中枢关系密切。综合评价病变的临床特点,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该部位手术风险极高,术后很大可能会导致严重致残、甚至致死。这种手术是神经外科风险和难度最大的手术,需要高超的神经外科技巧。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仍坚持选择接受手术治疗。
完善所有术前准备后,小希如期被送进手术室。在神经导航系统及显微神经外科系统辅助下、由廉海平技师实施术中电生理监测,张仲林教授团队采用显微雕刻切除技术切除肿瘤组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手术历时十二小时,肿瘤全切,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小希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监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麻醉苏醒后小希便恢复了意识,不再感到头痛,也没有其它任何不适。术后第二天就已下地活动,语言、饮食、肢体活动等各项功能均已达到未发病状态。目前小希已康复出院,重返校园。
脑干肿瘤往往被认为是手术“禁区”,这是因为脑干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有许多神经核团、传导束和网状结构等。脑干肿瘤多为浸润性生长,因而手术难度较大,易造成脑干内的重要结构损伤,手术致残及手术死亡率极高,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我院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脑干肿瘤手术效果明显改善。尽管脑干肿瘤手术仍有较大风险,但对于较局限、呈结节状或囊性变、分化较好的肿瘤,应积极采用手术切除,其预后较好。对于良性的脑干肿瘤,采取全切除手术方式是可以获得根治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