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正文
社会服务

二附院多学科协作抢救危重患者

日期:2014-09-23 09:16 浏览量:

9月18日10时30分,伴随急促的救护车鸣叫,一位便血患者被紧急送到二附院急诊科,分诊护士迅速将患者安置在急诊抢救间,测血压67/48mmHg,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医护人员迅速投入抢救工作中,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积极开展配血准备、快速补液等系列急救措施。

该男性患者27岁,是位异地务工人员,在回家途中突发便血,在其他医院就诊因治疗效果不佳救护车急送到二附院。本地无亲属,电话联系家属,却被告知数小时后才能赶到。救人要紧,急诊科当班医生、护士、护理员及保安人员全力配合,为患者挂号、缴费、取药、化验送检……

11时08分,患者病情危重,便血不止,血压持续下降至48/31mmHg,二附院急诊科王小闯副主任查看病人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更多综合措施抢救治疗,立即上报院医务部,紧急开通绿色通道,转入急诊ICU实施全面抢救,同时请消化科、介入科和普外科会诊协助治疗。

15时20分,患者仍间断便血,血压低至37/27mmHg,介入科副主任彭玉萍与患者沟通后行经皮腹部血管造影术,必要时行栓塞止血。急诊ICU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输血、快速补液,血压相对稳定后,带着床旁监护仪、便携式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医生护士陪同患者前往介入室行腹部血管造影术。术中明确患者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出血,远端犯罪血管栓塞无法满足,近端大血管栓塞可导致缺血肠管范围扩大,此时患者在介入操作台上出现意识丧失伴抽搐,血氧饱和度下降,王小闯主任医师现场组织抢救,急诊科医护往返于四楼血库、急诊ICU、地下一层介入科之间全力救治患者。同时普外科、麻醉科、介入科及急诊科多名专家共同商讨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保留造影导管同时拟行剖腹探查术。

18时55分,患者家属书面知情同意并电话报请总值班后,患者被转往手术室,急诊科白郑海医师全程监护患者,随时协调相关科室抢救治疗。刚上手术台,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麻醉科立即给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普外科立即实施手术中,术中证实该患者为小肠动脉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经过1小时余的紧急手术,患者于21时55分带气管插管返回急诊ICU。

9月19日,01时30分,患者苏醒,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拔除插管。患者从入院到术后合计输悬浮红细胞18单位,新鲜血浆2000ml。经过二附院多学科医护人员联合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目前患者已转普外科进一步恢复治疗。

抢救大出血休克患者,尤其是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果断采取外科治疗措施,但往往因患者出血具体解剖部位无法明确而令外科医生很难把握手术时机,或手术时程延长。该例患者在二附院医务部和急诊科统筹协调、急诊ICU抢救护航、消化内科专科指导等多科协作下,患者最终得以抢救成功,充分体现了二附院急诊科及急诊ICU在危重症抢救方面过硬的急救技术、健全的管理措施和优秀的医护团队。

 

 

文字:二附院 王维霞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