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人居学院专场报告会举行
12月22日下午,人居学院于曲江校区会展中心举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孙九林院士做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马建勋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报告从信息化时代的基本内容、进入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九大问题、如何培养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三大方面阐述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应该做什么以及新时代人才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
首先,孙九林院士简要陈述了信息化时代的开始及短暂历程,信息化包括人和物的计算机化,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的经验化和近代的理论化。
其次,孙九林院士着重说明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若干问题。位居榜首的是云计算即网络计算,在云服务、云存储以及云计算三者中云计算最受广大企业青睐,随之而来的还有云政务等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孙院士还强调物联网是物的管理和利用信息系统,并非简单的绳结捆绑,其中有两层含义: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阶段,是信息化管理的延伸,是一个过程。
当谈及大数据时,孙院士言简意赅,形容其无处不在,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且此“大”非彼“大”,大数据不是大的数据,而是用其去解决大的问题。第五个问题与思维相关,科学发现第四范式即思维方式的转变将改变整个世界,如若发展成熟,甚至可以实现从数据直接到决策和行动的过程,这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
在谈到科学研究信息化时,孙院士解释道信息化是过程而不是目标并给我们科普了e-science即信息化科研环境研究的概念,科学的研究发展将跨越时间、空间和物理障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香饽饽,“制网络权”成大国博弈的焦点,孙院士从对美国和对中国两个方面分析了掌握网络空间的战略意义,并补充阐述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日益紧密,使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全球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孙九林院士希望我们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努力成为一个创新者,成为国家所需要的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并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两句话:一个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并启发某一个人的一辈子;如果一千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成功,那么请相信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孙九林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信的人生态度令在场师生为之动容。
报告会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