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新程,能迎未来”DeepSeek青年交流分享会举办
3月26日,电信学部博信通第三党支部联合钱学森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电信学部硕3232党支部、博信通第一党支部、博信通第二党支部、钱学森书院AI学组、电信学部“笃·信”青年宣讲团主办的“智启新程,能迎未来”DeepSeek青年交流分享会在创新港和兴庆校区同步举行,并通过线上平台接入。活动汇聚两校区师生代表、党支部成员及AI领域青年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未来职业形态与独立思考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钱学森书院辅导员赵明、洪苏涵,电信学部辅导员余恩得参会。
聚焦前沿:主题分享激发思维碰撞
电信学部博信通第三党支部书记南秦担任主持人,引导三场主题领学。钱学森书院AI学组蒋梓轩解析《DeepSeek的原理及优势》,从技术内核到应用场景展现了国产大模型的创新潜力;电信学部信通学院2022级博士生李俊辉结合实践,分享《常用大模型介绍、图像压缩的应用与实现》,生动呈现AI技术在科研中的落地成果;电信学部“笃·信”青年宣讲团成员张安业以《AI时代的利器:DeepSeek如何改变科研与思考方式》为题,探讨技术革新对学术范式的深远影响。
深度探讨:AI如何重塑未来工作与思维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的双重影响展开热议。一方面,针对“AI会创造新就业机会还是取代现有岗位”的讨论指出,技术革新将重构职业形态——远程办公、灵活用工等新型工作方式加速普及,AI训练师、数据伦理顾问等新兴岗位涌现,研究生需以跨学科视野和人机协作能力应对未来职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关于“AI时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探讨则强调,面对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挑战,青年学子需以批判性思维为锚点,既善用AI工具提升效率,又通过多元化阅读与实践验证保持认知独立性,避免技术依赖对思辨能力的侵蚀。讨论中,两类议题相互交织,共同指向AI时代青年如何平衡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的核心命题。
总结展望:以思辨引领未来
电信学部辅导员余恩得与钱学森书院辅导员赵明总结指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希望大家以家国情怀锚定创新方向,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个人研究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以辩证思维驾驭技术浪潮。在拥抱AI效率的同时,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警惕技术依赖可能带来的思维惰性。希望大家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同时坚守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成为技术时代的“清醒驾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