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过敏性疾病占据全球高发疾病前列,流行病学统计发现30%以上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疾病,且发病率仍不断增加。过敏性疾病由于病理机制不明,作用靶标不清,无靶向治疗药物,成为困扰医学界的世界性难题。2014年底,Nature杂志报道肥大细胞上Mas相关G...
2025-03-13
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在各种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储存系统中至关重要,包括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然而,由于放电和充电反应中的ORR和OER过程的动力学缓慢,这些可持续电化学装置的实际效率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开发高效的双功能电催化剂以...
2025-03-13
高熵合金纳米材料凭借其表面配位环境的多样性和电子结构的可调性,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传统合成方法通常依赖高温热冲击(约1700 °C)实现不同金属元素的共还原和充分混合。相较之下,湿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
2025-03-13
细胞生物分子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密集的分布和组成对维持正常的生物过程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技术难以在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下对这些密集的生物分子进行数字化分析。传统光学显微技术存在光学衍射极限(约200-400 nm),而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突破衍射极限...
2025-03-12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再生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与深度融合,生物神经修复、脑机接口等技术正逐渐从设想变为现实。人工神经是用于临床神经修复和脑机接口的重要技术,需要具备能够放大、记忆、整合、传递生物体内微弱且高频的信号(高达1千赫兹、...
2025-03-11
2月16日至20日,第72届国际固态电路会议(2025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3项研究成果入选,ISSCC会议发表的每篇论文都代表着当前芯片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论文现场报告照...
2025-03-06
2025年开年以来,物理学院在国际物理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连续发表四篇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充分展示了学院在基础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基础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物理学院科研人员面向...
2025-03-04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同位素实验室团队利用碳酸盐U-Pb绝对定年法将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延伸至过去69万年,迈出了中国石笋记录向“深时”探索的第一步,结合全球气候系统其他记录综合分析,揭示了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在不同大西洋经向翻转...
2025-03-04
随着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向大容量、低功耗、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多材料混合集成和多参量功能调控已成为自旋电子领域的主流方向。铁磁材料作为新型多功能材料,可实现多物理场协同调控磁性,以解决自旋电子器件中的高功耗、体积大和响应慢的问题,成为当...
2025-02-28
面向新一代光学器件发展需求,构建集成多模式光学信号的刺激响应型器件备受关注。然而,制备方法的差异与发光机制的非相关性严重制约了物理微结构与化学发光单元的兼容性。另外,形变诱导的光信号转换因不依赖外部能量输入、响应速度快和灵敏度高而受到日...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