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整版】想定制“奥特曼”鼻子?安排!AI“定制器官”来了
4岁藏族女孩装上了“新鼻子”;忍受40多年小耳症的男子,装上了美观的“新耳朵”……AI定制器官的技术为特殊人群带来了阳光。不仅对于残障人群,对于更爱美的人,也许,不远的未来,AI定制器官技术也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3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正高级工程师王晶,为您揭秘AI定制器官技术。
案例:鼻子残缺4岁女孩 有了好看的“新鼻子”
近日,4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化名)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她用手指轻轻触碰自己的鼻尖,看了又看。卓玛有了美观的“新鼻子”,得益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正高级工程师王晶团队在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这个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女孩,三个月大时意外受到黄鼠狼袭击,鼻子被咬去大半。父母带她去过很多医院,因未成年,传统手术无法有效展开。
2023年,华西口腔医院将这个病例转给王晶团队。王晶同时是秦创原“e起创”计划入孵企业陕西麦克斯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斯韦)创始人、董事长,他的公司专注于医疗数字化定制领域,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器官定制,在义耳、义乳等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
3月24日,在麦克斯韦实验室,王晶介绍,他知道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后,心里触动很大,“医疗的终极使命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无常中找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这次我们免费为小女孩安装了义鼻。”
首次面诊时,王晶团队对卓玛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并采集相关数据。最近,卓玛随父母再次来到西安,团队凭借其生成式AI与定制化工艺,精准构建出与卓玛残存组织契合的义鼻模型,经过制作、定型与上色等程序,最终完成佩戴。
王晶介绍,从效果来看,义鼻与小女孩面部结构严丝合缝,肤色也很匹配,可以说很成功。未来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能每隔几年还需要更换,团队承诺持续跟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此外,王晶还分享了小强(化名)的故事,小强有小耳病,40多年来一直寻求解决办法,在西安的医院也咨询过专家医生,但是需要排队,手术周期长,花费巨大。
“我们从朋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主动联系了小强,我们的方式既简单,花费也不多,他听了后马上说愿意装义耳。”王晶说,因为是第一例,所以团队免费为小强定制了义耳,“同时也希望他能经常给我们真实的反馈,我们好继续提高专业水平。耳朵畸形的患者都很适合定制义耳。”
创业:义乳是创业起点 帮乳腺癌患者节省费用
据了解,王晶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工作,2016年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已从事个性化精准医疗十余年。
王晶介绍,他们团队创业的起点是义乳,“医疗领域的朋友问我,能否把义乳的价格打下来。当时,市场上以日本和欧美企业生产的义乳产品为主,价格50万元。据权威报告,中国义乳市场需求量超过50万个。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不仅有生理上的痛苦,术后心理上也要承担很大的痛苦。不少女性因为拒绝手术,最终失去了生命。义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抚慰患者的心理,但高价格让很多患者无力承担。”
之后,王晶团队开始发力,为患者提供高精度与高相似度的中、高端义乳,其材料成本只有同类高端产品的1/10,如果算上时间和其他成本,优势则更明显。最终,王晶团队将义乳价格“打”到5万-10万元。
探访:婴儿照提前至娘胎 AI定制出立体胎儿留影
3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榆林秦创原(西安)主中心,探访麦克斯韦实验室,并专访了王晶。
在实验室,可以看到王晶团队目前已研制出来的产品,有义乳、义鼻、义耳、头模、机器人皮肤等,还有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完成的胎儿留影——胎儿留影是立体的,有的在一个类似水晶的柱体里,有的是用其他材料制成的,但都呈现了在娘胎里的模样,还配有可开灯的底座,在柔和的灯光映衬下,胎儿非常可爱。“这也是用了AI定制的方式,先从孕妇提供的四维彩超图像收集信息,然后进行建模设计,最终通过激光雕刻技术制作而成。孕妈妈们可能会需要这个,为宝宝做一个纪念。”
义鼻、义耳等是肉色的,很逼真,很柔软,触摸上去,与皮肤的感受相似。
王晶拿出一块“皮肤”介绍说:“这是我们正在研制的机器人皮肤,我们希望能做到观感、触感与人类的皮肤一样。”
问答:用的啥材料?怎么安装?有没有副作用……
义耳、义鼻等是怎么制作的?用的什么材料?现在主要受众是哪些人?未来还将如何发展……关于AI定制器官,这些疑问,我们帮你问了。
义耳义鼻无需缝合
粘上去就可以
华商报:义耳、义鼻等是怎么制作而成的?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安装使用?
王晶:针对不同的需求者定制,先采集本人器官信息,通过照片或视频,比如针对一名鼻子有缺陷的人,采集鼻子部位的信息后,我们基于本人鼻子的现状,通过AI技术设计一个符合本人脸部审美的鼻子,并且使用时可以严丝合缝。用的是特殊材料,使用也很简单,义耳、义鼻的材料是可以粘连人类皮肤的,并不需要做手术缝合,粘上去就可以,而且粘得很牢靠。
华商报:容易掉下来吗?比如打喷嚏受影响吗?
王晶:我们做过实验,粘连度很高,即使打喷嚏,也不会轻易掉下来。除非出于需要,人为将它摘下来。
目前主要帮助残障人士
华商报:哪些人群需要定制鼻子、耳朵等?
王晶:一般是鼻子、耳朵等有残缺的人。目前,我们的使命是帮助特殊人群变得美观,恢复生活的自信,为他们带去希望和阳光。未来,也许更多的人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对自己某一个器官长相不满意、希望自己能更美的人,通过AI技术定制一个自己想要的器官。
华商报:要想定制器官,必须来西安吗?
王晶:不需要,比如申请人在外省,我们的团队会在当地设立工作点,工作人员会在当地采集本人信息,然后我们在网络上用AI技术开始设计。
将实现“换明星同款鼻子”
华商报:可以给自己“换明星同款鼻子”吗?能定制“奥特曼鼻子”吗?
王晶:接着我刚才所说的,比如想换成赵丽颖的鼻子,我们同样可以通过AI技术来设计,先采集赵丽颖鼻子信息,然后根据申请人脸部信息进行设计和匹配。当然,这会涉及肖像权,需要依法签署相应的合约。同理,“奥特曼鼻子”也可以定制,满足小朋友对奥特曼的喜爱。可以说,只要想得到,我们就可以办得到。
华商报:义鼻、义耳等使用后会不会有副作用?
王晶:没有副作用,我们用的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害。
将研究定制“发量浓密的头皮”
华商报:未来还会有哪些可以帮助人们的AI定制产品?
王晶:体外从头到脚大多数器官都可以实现AI定制,比如:手臂、腿等,现在的技术制出的产品,极其仿真。目前一般针对身体有缺陷的人们,所以我们与残联是紧密联系的,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比如,这个头模目前多用于医学院教学,未来也希望能用于脸部外观因意外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畅想,还可以帮助脱发严重的人提供“解忧神器”,即为他们定制“发量浓密的头皮”,让他们更显年轻。
华商报:可以AI定制心脏吗?如果人人换器官,人类会变成机器人吗?
王晶:体内器官我们不涉及,因为在体内,不能很好地去控制,所以不能定制心脏。目前看,我们仅是体外器官定制,“人类变成机器人”不成立。
已率先布局机器人仿真皮肤领域
华商报:科技成熟后,你们最想用AI定制什么器官?
王晶:未来,我们想沿着机器人仿真皮肤方向做定制化皮肤。产品通过全自动化扫描、绘制,根据患者身体特征,肤色、毛囊、毛孔甚至血管都可以逼真呈现,分辨率非常高。
未来机器人皮肤有望集成多种感知功能,如触觉、温度、湿度、压力等,能够更全面地感知外界环境。随着3D打印技术以及自动化硅胶打印上色技术的不断发展,硅胶机器人皮肤的制造也将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可以定制出高度切合的皮肤,实现皮肤与机器人本体的无缝集成,提高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和外观效果。为了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更加自然和灵活,新型硅胶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进将使皮肤能更好地适应机器人的关节运动,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仿生程度和人机交互体验。
人形机器人也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我们团队已率先布局了机器人仿真皮肤领域,将与具身智能相关机构展开深度合作。
想要从事这行先学好数学
华商报:如果未来想参与这方面的研制工作,青少年现在要学好哪些课程?数学不好能当“器官设计师”吗?
王晶:一般来说,工业设计、光学、机械、材料、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更适合从事这方面工作。要学好这些学科,数学是基础,所以一定要学好数学。
原文刊登于2025年3月26日《华商报》5版
报道链接:http://ehsb.hspress.net/shtml/hsb/20250326/1045578.shtml